女排三大主攻如何分级?朱婷仍独成一档,张常宁李盈莹同一水平线
朱婷、张常宁、李盈莹是中国女排的三大主攻,那么这三位是一个级别的运动员吗?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?下面也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:
三大主攻特点各异,朱婷斩获除世锦赛之外所有MVP,张常宁李盈莹属于同一水平线
如果说用哪一个标准来评判球员的级别的话,那大赛的MVP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。除世锦赛之外,朱婷已经拿遍了所有赛事的最有价值球员,应该是独一档的存在;张常宁,李盈莹目前连大赛的最佳主攻还没有加冕,基本上算是同一水平线的球员。
1.朱婷高点强攻成得分利器,张常宁李盈莹各有擅长。朱婷能够成为第一主攻,就是她能在大、小主攻之间自由切换。打球队大主攻,里约奥运会面对巴西“黑白双煞”法比亚娜、塔伊萨,朱婷照样可以打出超手强攻。整个里约奥运会总得分,朱婷得分比博斯+米哈两个人还要多,几乎是一个顶俩。打小主攻,朱婷的一传也不错,后排防守串联还被称为1米98的自由人。李盈莹在国家队打替补这4年,由于当时她的一传并不过关,张常宁进攻卡轮之后,李盈莹上去是负责进攻的,朱婷这个时候打的是小主攻,主接一传还要打调整强攻。也就是说,朱婷打大、小主攻都可以达到世界级。
张常宁的特长就在于她是国内最好的保障型小主攻,本身她就是打沙排出身,一传、防守这些串联技术,张常宁在中国队主攻中算是最好的。这种类型的小主攻,像美国队的拉尔森、希尔、罗宾逊,意大利的波塞蒂都是这种角色。论一传张常宁不输给外国这些保障型主攻,论定点强攻能力张常宁还是强于拉尔森等年龄偏大的球员。如果不是2019年中国女排获奖人数太多了,张常宁应该能拿到最佳主攻;李盈莹的特长在于她是左手主攻,她的扣球节奏、线路有异于其他攻手,左手接应比比皆是,左手主攻能够打到这种水平,在女子排坛也是不多见。
李盈莹与朱婷相比,定点强攻能力欠缺一些,不过她的手法、线路、落点变化比较多,下手抢速度进攻抽打非常快。朱婷、张常宁的高点进攻被有效卡位防起的话,换上左手将李盈莹是一个很好的改变节奏的策略。通过国家队4年的训练,李盈莹现在一传水平也提上来了,仅仅是后排的防守脚下移动、起球效果不如张常宁,两个人现在都没有最有价值球员或最佳主攻入账,应该算是同一水平线。值得一的是,在三大主攻中,张常宁是接应打得最顺的,也就是说她能顶起主攻、接应两个位置,并得到了大赛检验。
三大主攻相辅相成,没必要争个高低,“朱张李”的目的还是要为球队赢得胜利。
朱婷、张常宁、李盈莹都是中国女排的主攻手,她们上场就是一个整体,目的也只有一个,那就是联手为球队拿下胜利。“窝里斗”没有任何意义,把这些精力用到一致对外上,岂不是更好?
1.三大主攻合体需到明年,巴黎奥运迎正名之战。朱婷到9月世锦赛才刚刚出恢复期,整个恢复期间她是不能做卧推这些力量训练的,没有上肢的力量训练做支撑,朱婷也无法打出她之前的扣球水准。世锦赛参加不了的话,那今年中国女排的比赛任务也就结束了。出于保护手腕的考虑,朱婷今年会缺席国内联赛,要想“朱张李”合体的话,那至少要到明年了。众所周知,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失利,被提前淘汰了局。“朱袁张”在当打之年创下最差战绩,朱婷的年龄不算太大,现在国际排坛30岁左右的攻手比比皆是。
朱婷+张常宁+李盈莹的三大边攻也是中国女排,能够拿得出的最强边攻阵容。吴梦洁等小将在攻防两端还有很大欠缺,巴黎奥运会仍会以“朱张李”为主,年轻攻手顶多也就竞争替补名额。球迷间对朱婷、张常宁、李盈莹,特别是后两者的争议非常大。然而,你从中国女排的整体考虑,张常宁、李盈莹都更强的话,对中国队不是更有利吗?现在吴梦洁、王艺竹的一传和进攻,超过张常宁、李盈莹了吗?没有吧?所以,集“朱袁张”合体之力,依靠集体的力量去为中国女排争取最好的成绩,这个才是正能量的舆论。
综合以上分析,就主攻的级别而言,朱婷仍是独一档,而张常宁、李盈莹属于同一水平线,大家赞同这个说法吗?欢迎各位留言、探讨,感谢关注!我是骑马寺的少年。